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课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张惠煌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资源网  点击数1333  更新时间:2008/8/22 9:55:36  文章录入:刘杨  责任编辑:admin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各省市自治区努编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教材。笔者研究了沪科版、人教版、苏科版等版本的八年级教材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是,图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探究性的东西越来越多,现成的答案越来越少。很显然这样的教材,有利于打破旧的授课传统,让老师与学生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缺乏了研究就可能无法从教材中直接获取知识规律。那么教师应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很显然新的理念告诉我们,新形式下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师尊",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必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进取,并且要适时的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科有其本身的特征,它是一门实验的科学,但是在学生真正学习物理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或者已经从网络、书刊中了解了一些实例和一些表象的东西,这些认识构成了学生的物理学前概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错的,它们必须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得到不断的纠正和补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调科学实验,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它可以用事实让学生克服学前概念中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易于接受物理知识。
   
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各种教材的编者,充分考虑到"教学双方"(即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所以有多处地方不直接给出答案或现成的结论,迫使师生要用最直接的实验加以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地域差异、学校硬件差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智水平不同等客观上的原因,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成效并不理想。在不少新课程研讨课上,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热闹非凡,又是演示实验,又是电脑动画;老师设问几十个问题,学生回答异口同声;有时老师抛出几个看似很有探究意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总是所给讨论时间仓促,三分钟没到就想总结结论,甚至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总结出类似于课本或教参中的结论……细细回想,这样的课,热闹是热闹,但并没有收到实效,私底下与听课的学生交流,发现他们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显然,流于形式,只注重外表形似的课程改革是不能算成功的。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物理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那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上的。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
   
首先,课程的实施者之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每堂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设计好引导学生学习的若干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及语言表述。有个别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切都是新的,上课要讨论,学生一定要三五成群的叽叽喳喳,班级要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其实这样理解新课程不但片面,而且是错误的;也有个别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要用新的媒体手段,课课要有多媒体动画,课课要讲究标新立异,如果真是这样那新课程就变味了,失却了它原有的理念了。所以物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切忌把物理实验都搬到电脑上去做。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课堂教学内容是"滑动变阻器",授课者把整堂课都制作成课件,包括板书设计,习题设计,以及讨论的问题及答案,实验演示,以至整堂课下来,该师竟没有动到一根粉笔。私底下交流发现,这位老师认为,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直观,简洁,操作方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如此认识,让人啼笑皆非。其实,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并非就一无是处,有许多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还是值得保留和发展的。新课程的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由于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不像教学大纲中的那么"",所以教师的灵活度可以更大,教学的花样可以更多。但无论如何,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引入中,要出其制胜,但又不要太过于怪诞与夸张,要尽可能的符合科学规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围绕着课程目标来设计,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的放驰,不天马行空。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初中生,比较容易片面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听与不听",也很容易根据教师讲课的"有趣或无趣"来选择自己"听与不听"。如果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努力让学生直接接受认识或意志支配的"有意注意"起到主要作用,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了。这也是很多老师在课堂引入中很注重有趣的实验的原因了。但还有一点,"亲其师,信其道"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与我们"融融相处",那么教学的效果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提高。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对比试验,在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对二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实施二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其中一个班级,教学上放得开,课堂上语言较为轻松,有时还幽他们一默,课后也跟他们多交流;而另一个般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语言追求规范、精简、严谨教学,课后跟学生也大部分仅限于与学习有关的交流。结果发现,前一个班级的同学,有一种上物理课的欲望,在于学生的交流中,不少学生说"盼着上物理课",由于他们班的物理课多数在下午第五节,所以每次下午1点半的时候(第五节在210分上),有位女生就自言自语"××怎么还不来呀?"××是他们对我的"绰号",在这里省略为好),由于跟这个班级有了较融洽的关系,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亲近我",学习成绩刚刚开始没看出优势,后来一年中,发现他们的成绩总是稳中有升,最后遥遥领先于其他兄弟班级。而后一个班级,学生中出现的两极分化就比较严重,优秀生始终不错,但学习薄弱生却一直没有起色,以至于后来,花费了不少精来给这些学习薄弱生进行补课,让我一度追悔莫及。
   
第三,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就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活动、民主、自由"的主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其过程中又应注意什么?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双方,众多的新课程研究者告诉我们,要注重"双边活动""双向交流"等。在课堂教学观摩中,也看到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但很多参与是"无效参与"(也就是没有成效的参与),也就是上面的一些实例中谈到的,课堂上煞是热闹,但学生就是没真正从课堂中掌握该掌握的知识。上面我也表述了,当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时,往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自然得到提高,所以,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在这几方面多做努力。一是,课堂引入,这是决定学生是否用心听你一堂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所以尽可能要出奇制胜,可以采用各种有趣的实验,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谜语或者是生活中很鲜活的例子;二是,课堂演示实验,这是让学生加深一些自己从书本上无法直接获取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教师实验规范的一个窗口,所以务必在这一环节中,求可见性高,科学性强,规范性到位;三是,问题讨论,这个步骤是消化课本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善于从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科学讨论的价值观,认识"讨论"在学习课程环节中的重要性,不要让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四是,收尾总结,很多老师忽略这一环节,也就是我们传统教学中所谓的"课堂小结",往往一节课的目标,师生都能通晓,但是最后检验或回顾一下所学的内容,却经常由于时间仓促而被舍弃,长期这样,容易造成"虎头蛇尾",对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有阻碍。以上四点实施得好了,一堂课的条理性,规范性就可得到充分体现,课堂的氛围就会较好,学习的成效也会较高。
   
第四,教师要努汲取知识,不断吸收"百家之长"。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现在恐怕要"一池水"才行。有些教师平时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简单,只要稍微备课一下就可以应付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行的。笔者的一个同事在上"能量的守恒定律"时提到能量的种类时,学生突然说出了"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植物能""核能"等等时,他当时都惊呆了,愣在了讲台中,因为学生说出了一些他自己都没见识过的能的种类。由于学生现在了解认知世界的途径宽了,只要他们可能涉及到的知识都有可能被他们识记下来,教师要不落伍,要走在学生前面,只能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渊博,惟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在一堂新课程培训课上,主讲的老师提出"物理教师必备的两本书《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卷》、《少儿百科全书--技术科学卷》",听完讲座后,笔者深感自己知识浅薄,一口气买来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百科全书--青少版》(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新世纪少儿百科》(吉林美术出版社)、《少年儿童科普知识问与答》(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科普知识丛书,从中发现了很多少年学生感兴趣,而自己又比较少留意的新知识,用这一些武装了自己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得心应手,学生也会因为我们"渊博的学识",而更乐于与我们接触了,这样子反过来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并不是仅仅是课堂45分钟内的功夫的问题,而是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的分析等等因素综合起来的最终结果。做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师应该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缩放美丽多姿的色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